黔行十年,一个演员与贵州山水的相互成就

2025-07-23 22:31:37 123

在刚刚落幕的第62届亚太国际电影节上,演员杨骏凭借贵州题材电影《云上有山》中的精湛表演,摘得“年度最佳男演员”桂冠。面对这份荣誉,杨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内心特别平和。”这份从容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与贵州这片土地十多年来深厚的情感羁绊。

杨骏在第62届亚太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发言。

贵州,对杨骏而言,早已不仅仅是一个拍摄地,而是他艺术生命中的重要坐标。从早期的警匪片《卧槽马》到近年来的《一生交给党》《云上有山》以及讲述红十字精神的《图云关》,杨骏已四度将身影融入贵州的层峦叠翠之中。

“《卧槽马》让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贵州的魅力。”杨骏回忆道。那部在遵义市习水县拍摄的电影不仅让他在演技上有了新的突破,还让他爱上了当地的酱香酒。“从那以后,别的酒已经没法再喝了。”他笑着说。

贵州的山川、人文、历史,逐渐成为杨骏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养分。他坦言,每一次在贵州的拍摄经历,都不仅仅是完成一部作品,而是“用脚丈量土地”,与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产生深刻的心灵共鸣。“艺术要有根,”杨骏说,“它必须扎根于你真正了解并发生情感共鸣的地方。”

电影《图云关》剧照

在最新作品《图云关》中,杨骏饰演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成员陈安邦。为了贴近角色,他深入图云关纪念馆,翻阅大量史料,力求还原1942年前后,国际援华医疗队在图云关组织防疫、抗击日军细菌战的悲壮历史。

“饰演这样的角色,不仅仅是在表演,更是在传承一种精神。”杨骏说。这种对历史的敬畏,源于他的军人出身的背景,也来自多年深耕红色题材的积淀。对他而言,红色精神早已“渗入血液,根深蒂固”。

除了壮丽的自然风光,最让杨骏动容的是贵州百姓的淳朴与热情。他动情地回忆道:“每次独自徒步山野,总会有老乡热情地问‘吃饭没有’,然后端出自家磨制的豆腐、山里的竹笋,蘸上香辣的蘸水,那种味道让人难忘。”

更让他敬佩的是导演陶明喜的“反哺”情怀。陶明喜是“贵州春晖使者”,曾放弃城市的优渥生活,回到家乡修路、建茶园、打造影视基地,只为让乡亲们“不出家门就有活干”。“一个人无论走多远,能这样实实在在地回馈家乡,是真正的榜样!”杨骏眼中闪烁着敬意。

电影《图云关》在云上有山影视基地开机

在云上有山影视基地,他亲眼见证了陶明喜的坚持如何改变当地人的生活——许多乡亲从对电影一无所知,逐渐成长为“半个影视专家”。杨骏说道:“村民们在演戏过程中,会去讨论角色怎么扮演,甚至知道哪里穿帮了。”这种变化让杨骏深受震撼,也悄然重塑着他的人生观。

四部电影,四个角色,跨越十载光阴。贵州,在杨骏心中早已超越了拍摄地的意义。这里是滋养艺术的沃土,是涤荡心灵的归处,让他在喧嚣的演艺圈之外,寻得一份难得的宁静。

手握奖杯的那一刻,杨骏想到的不是荣誉的台阶,而是如何超越自我,以及这片土地赋予他的力量。“希望未来有更多机会来到贵州,祝福贵州越来越好,让‘云上有山’的故事被更多人看见。”他由衷地说道。

光影流转间,一位演员与一方水土的情谊,已然成为比奖项更珍贵的注脚。这份情谊,不仅镌刻在银幕上,更深深烙印在杨骏的心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华 董婧珣 侯萌 廖文祥

编辑 骆航念

二审 李劼

三审 陈诗宗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