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出席北京阅兵,中方一个安排让韩国“坐不住”:这信号不一般

2025-08-31 09:18:59 61

最近,中国外交部公布了参加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的外国领导人名单,这里面包括了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这事儿一出来,就让不少人有点意外,因为之前没啥风声传出来。名单上一共有26位外国领导人,金正恩的位置排在俄罗斯总统普京后面,算是第二位,这在韩国那边引起了不小的反应,他们觉得这个排序安排有点不一样寻常。韩国媒体很快就跟进报道,说这可能是中方在表达对中朝关系的重视,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形势下。

这次阅兵是为了纪念二战结束80周年,中国方面邀请了不少国家领导人,名单从俄罗斯到东南亚国家,再到中亚和非洲的一些国家,覆盖面挺广。金正恩出席这个活动,是他掌权以来第一次参加这种多边外交场合,以前他出访基本都是双边或者小范围的,比如2018年和2019年跟美国和韩国领导人的会晤,这次一下子跟20多个国家领导人同台,确实是个新动向。韩国方面注意到这个点,他们的分析认为,这可能会让朝鲜在国际上更有存在感,也可能影响到半岛局势。

中方在公布名单的时候,特别强调了中朝是传统友好邻邦,这个说法不是随便说的,体现了双边关系的稳定。过去几年,西方媒体老是说朝鲜在跟俄罗斯走近的同时,可能在疏远中国,尤其是俄朝军事合作加强后,但金正恩这次来北京,就等于给了个直接回应。名单排序上,金正恩紧挨着普京,这让外界觉得中俄朝三方在某些方面有默契,虽然不是什么正式联盟,但安全利益上重合度高。韩国媒体报道中提到,这个安排让首尔那边觉得有点压力,因为它可能强化朝鲜的外交自信。

韩国人对这个事儿反应挺快的,主流媒体像联合新闻社和韩国广播公司很快就发了报道,焦点就是金正恩的“多边首秀”。他们说,以前朝鲜领导人出访都谨慎,主要去关系好的国家,这次来中国参加阅兵,能跟多国领导人接触,这对朝鲜打破孤立有帮助。

韩国分析家指出,朝鲜经济发展受制裁影响大,这次机会可能让平壤跟更多国家搭上线,虽然短期内难改变大局,但长远看有潜力。有的韩国评论还把这事儿跟朝美关系联系起来,说如果金正恩通过这个场合积累经验,没准会推动跟美国的对话重启,虽然平壤对外口风还硬,但可能性存在。

这个阅兵安排在韩国看来非同寻常,主要因为它可能改变半岛平衡。韩国政府高层开会讨论影响,情报部门监测朝鲜动向。媒体上有的观点说,多边场合以前朝鲜避开,是因为怕弱化领导人形象,但其实更多是国际孤立造成的,没机会参加。现在中国给了这个平台,朝鲜抓住它来展示自己。韩国还担心,这会让朝鲜在安理会等地方更有支持,毕竟俄罗斯帮着说话,中方也保持联系。

从更广角度看,这次阅兵名单显示中国外交布局,邀请的国家多是跟西方有距离的,像是伊朗、缅甸、白俄罗斯这些。金正恩来参加,就跟普京一起,成了焦点,这在西方媒体上被解读为对美国的示威。韩国作为美国盟友,自然觉得这个安排有针对性,可能加剧紧张。韩国总统办公室发了声明,说会密切关注,但没具体批评,只是强调和平对话重要。

中方这个排序安排不是随意,它反映了对邻邦关系的定位。韩国感觉非同寻常,是因为它可能影响地区稳定,让朝鲜更有底气。接地气点讲,这就像邻居家办大事,请了平时不常见的客人,还给好位置坐,另一边邻居就得琢磨琢磨这意味着啥。内涵在于,国际关系不是真空的,每一步都有算计,但也得看长远影响。

金正恩出席阅兵,还带出中俄朝互动的深层含义。西方炒作“三国联盟”,但其实是利益重合,中俄关系稳,俄朝加强,中朝低调但没断。这次公开同台,就堵了那些谣言。韩国媒体分析说,这对首尔是挑战,因为南北方差距大,朝鲜如果外交打开口子,韩国压力就上来了。有的韩国专家在节目上说,得加强跟美国的协调,但也得跟中国保持沟通,避免被边缘化。

这个安排让韩国觉得不一样,主要因为它打破了朝鲜的封闭形象。韩国人从自身角度看,担心半岛统一进程受影响,但也有人说,这或许是对话机会。总的来说,中方这个举动接地气,实际点,就是维护周边稳定,但韩国那边自然多想一层。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