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板块高位回落,新能源板块低位反弹,调仓操作一周收益提升1

2025-09-11 11:11:33 132

这次的调仓操作,说实话,连我自己都有点觉得神奇。就那一周时间,居然能有15%的超额收益,要不是亲身经历,讲出去估计都以为我吹牛。可事实就是这么发生了,这事儿可不是光靠运气,更多还是靠对市场的观察和一些基本面逻辑,今天咱就把这个过程掰开揉碎聊聊,也算给朋友们做个分享。

先说前因,那段时间,半导体芯片板块涨得不要不要的,什么寒武纪、兆易创新,全都拉出一波大阳线,涨幅动不动二三十个点。大家都觉得有行情,都盯着问还能不能追,值不值得重仓。我那会儿就提醒过,这东西你别看它短期厉害,背后原因其实不复杂,就是咱们国产替代概念被市场热炒,还有点中美科技战背景加持,情绪推到这位置了。可你真拿它业绩咱找不出多少亮点,更多还是炒的预期。我那篇文章《大A牛市是怎么形成的?》底下,不少朋友追问芯片还能不能继续拿,我回复得很实在,就是逢高慢慢落袋,有利润先吃掉,别贪。

结果你看,2025年9月的第一周,这板块就出事了,芯片和半导体直接大跌7%,而低碳新能源板块涨了8%以上。这就是股市的变化,情绪一边倒,大家挤着出货,就直接砸车,动静特别大。部分朋友听了我的建议,在芯片高点慢慢减仓出了,不仅躲过了这波大跌,还把子弹调到低碳新能源板块,一来一回,有的账户一周收益直接拉到了15%以上。

为啥事情能转得这么快?其实大家回头看看,芯片那波涨得那么猛,钱都往那涌,估值就泡沫起来了,这种市道最容易见顶。反过来看新能源,那时候估值真的已经跌到历史低位了,没反弹,市场关注度也低,算是滞涨领域。大家都还沉迷在芯片高价的时候,这板块其实已经在悄悄积蓄力量了。

对市场的判断归根结底得靠基本面逻辑,当然短时间出现这么大波动,我承认有运气的成分。但这个运气,也是基于理性的分析和操作。不是蒙的,是看数据,看结构,看大资金怎么动。有些朋友觉得天天看我文章有点啰嗦,其实我强调的内容,就是怕大家一激动就忘,要重复说,才能形成自己的判断力。

我看过太多投资的战争,无论是炒黄金,也好,小米、英伟达也罢,甚至2021年那波“金融资产泡沫”,其实每次赚钱的大佬,都是有一套逻辑和体系,绝不是盲目跟风。比如黄金暴涨、英伟达狂拉、小米被市场低估的时候,我那会儿都给了明确的观点。可能有人会说,我也是看现成的结果分析。其实不是的,我早在行情到来之前就已经给了明确判断。有个朋友还专门留言,说后悔没早买新能源ETF,结果眼睁睁看着涨没抢上。我觉得,投资永远不会等人,也永远不等犹豫的人。

比如2018年底,那时候医药医疗消费板块跌到冰点,大家都觉得没戏了,其实那时候正是买入点,后面直接翻了几倍。再比如2021年,股市泡沫冲得高高的,白马股什么茅台、宁德时代,市盈率吓死人。当时我就一遍遍警告要落袋为安,甚至专门写了文章提醒,茅台买贵了迟早要回撤,大家还不信。结果呢,后来茅台真给砸下来不少,跌破1500元,一切应验。这不是神预测,是按照基本面和市场心理推演出来的。

我觉得,炒股这事吧,运气很重要,但终归谁能长赚,还是要靠那些看得见底层逻辑的人。一时的行情很难复制,但好的习惯可以一直坚持。很多朋友老喜欢问,今天买啥能赚一把?其实最关键的是,把控好仓位,别贪心,能让利润落袋才是真的硬道理。

做投资需要一个全局观,你盯着半导体涨猛,其实低碳新能源早就蓄势待发。你追在最后往往只剩下被割的份。这就是“此消彼长”,市场永远不会让所有人都赚到钱,资金总是在各个板块间来回流动。关键就是要找出那个被冷落、但即将反弹的领域。

这次操作的“神奇”,其实在于我转仓动作快且坚决。之前我就说过,半导体已经缺乏估值支持,行情全靠故事炒,到了该出的时候就必须落袋。然后,新能源板块估值又便宜,有政策支持,大家情绪还没起来,等觉醒一窝蜂进来,行情自然水到渠成。市场操作最怕犹豫,到了该出手的时候就得狠下心来。那些总想着等明天,往往明天就没有了。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咱们很多朋友炒股最常犯的毛病,就是追涨杀跌。看到别人赚钱眼红,自己就上头,结果买在高点;一看到别人亏钱又恐慌,卖在低点。投资其实就跟生活一样,从众很容易,难的是自己有主见。我每次遇到行情极端的时候,往往会反着想,越是火爆的先落袋,越是没人问津的板块多关注。市场极度乐观的时候,风险其实已经浮现了。

说说科创50ETF那事。有朋友问我科创板还能不能干?我就明确给建议,行情转弱了,稳健一点,关注低估值板块,比如新能源,不仅位置低、弹性大、政策利好跟着,机会反而更大。有的朋友听劝,跟着转舱,实实在在赚了;有的犹豫,踏空行情,还懊恼跟不上节奏。其实,哪个高手不是在一轮轮行情错位中锤炼出来的?每一步都在学。

反过来你看,今年以来,房地产领域被一锤定音,行情早不是过去那种只涨不跌的结构,人口红利、房地产税影响、房贷收紧叠加,大家的认知变了。但还是有人等着房价再涨,结果喊了一年,钱没赚到还赔了时间。所以,投资最怕的就是“惯性思维”,眼睛只看过去,未来就很难真正预判。

回到这次调仓,我后来复盘,其实全靠几个抓手:

一个是想明白现在市场最大逻辑是啥。半导体行情谁带的?资金为啥喜欢它?估值给没给到天花板?这些问题一一分析,发现行情已高就要留后手。

第二,低估值板块何时能企稳回升?资金有没有流入迹象?政策面有没有利好?一发现“下一个机会”就要敢于调仓。

第三就是原则,逢高分批落袋,永远不贪,低位慢慢加码,不上头,不赌明天只赌大概率。

很多朋友也跟我反馈,之前亏了很多,都是不舍得抛,指望着能回本,结果越套越深。其实所有的大翻身,都是敢于割肉、敢于调舱。在一个没机会的板块死扛,最后只是陪葬,钱要流向有希望的地方去。

投资不能光盯着个人账户的涨跌,更要看大格局。像A股这些年,每年都有一两个大热点,什么军工、消费、科技、新能源、医药轮流来,真要把握住一个主线,账户就能一年大翻身。反之,追涨杀跌,净当散户。

最后我想说,投资没那么难,也没那么简单。核心几个词我一直放在心上——逻辑、仓位、耐心、纪律。和大家共勉,别贪得无厌,也别轻易放弃机会,跟着自己的认知体系去坚持,慢慢你就会发现,市场的路确实能走顺。

每一次调仓都是学习,每一次止盈落袋都是担当。说到底,炒股就是自己跟自己较劲。以后看到市场极端分化,冷静想想底层逻辑,不要盲从人云亦云。我相信,只要方向对,方法对,机会永远都在。15%超额收益不是尽头,只是下一个开始。继续踏实走,市场一定会给咱们更多惊喜。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