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玩一箭三雕,中国反应迅速,两招化解

2025-09-19 05:15:50 160

2025年9月13日清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封公开信,要求北约成员国全面停止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并对中国商品加征50%至100%的“二级关税”。 这支射向中俄的“毒箭”,表面上是制裁俄罗斯,实则试图一箭三雕:切断俄罗斯能源收入、打压中国出口贸易,并强迫欧洲盟友在中美之间选边站。

特朗普的“二级关税”机制并非基于中美双边贸易纠纷,而是针对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正常能源合作。 美国试图用“你买俄油就是帮战犯”的逻辑将中国拖入政治清算名单,但这种逻辑本身站不住脚。 特朗普希望借此展现“强硬总统”形象,对中俄展示“零容忍”态度,但他忽略了北约并非美国的经济附属联盟,欧洲也不是白宫的听众席。

面对这一威胁,中国没有停留在口头抗议,而是在短时间内打出了两记精准的反击。 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模拟芯片产品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这类成熟芯片美国掌握着极大出口份额,而中国则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此举直接瞄准了美国的科技软肋。

同日,中国商务部又宣布对美国在集成电路领域的相关限制措施发起“反歧视调查”,公开审查美方对中国的芯片出口管制、技术封锁、投资限制等是否违反国际规则。 这步棋将博弈推向规则战场,用WTO框架下的法律武器挑战美国的“规则霸权”。

中俄能源合作已形成深度战略互信。 2024年,中俄能源贸易额达2448亿美元,其中能源占三分之一以上1。 2025年前7个月,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累计已超过7500万吨,同比增长8.2%。 双方合作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建设将让俄罗斯每年经蒙古国向中国输送多达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中俄贸易去美元化进程迅猛。 俄罗斯外交部官员表示,俄中贸易中本国货币支付份额已从2022年初的25%左右增长到超过80%。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强调:“虽然我们仍用美元来换算贸易总额,但在实际结算中,几乎完全改用本币,卢布和人民币。 ”中国早已布局能源多元化战略。 据报道,2025年7月,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液化天然气、煤炭三大能源产品量几乎归零,创下近五年最低值。 中国自3月起未再从美国进口LNG,6月起未再买美国原油,煤炭从年初的百万吨级直接断崖式下滑到几乎为零。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美国国内引发强烈反弹。 美国消费者承担了92%的关税成本,每个家庭年支出增加1300美元。 美国农民更是直接受害,大豆出口暴跌,爱荷华州农场主怒斥白宫:“我们的破产申请比特朗普的推特还多! ”国际能源署警告称,若制裁落地,全球油价将飙至130美元/桶。 但美国页岩油盈亏平衡点仅为60美元,油价暴涨反而会打击美国能源商。 墨西哥湾2000万吨LNG滞销堆积如山,反映出美国能源出口面临的困境。

北约内部对特朗普的要求存在明显分歧。 欧洲国家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并未完全消除,尤其是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仍在进口俄罗斯石油。 法国、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也在持续购买俄罗斯液化天然气,这些国家即便在政治上支持乌克兰,在经济现实面前却无法一刀切。

全球去美元化趋势正在加速。 不仅中俄贸易基本实现本币结算,巴西政府也表示已与中国达成协议,不再使用美元作为中间货币,而以本币进行贸易结算6。 2023年3月,东盟各国财长和央行行长正式会议讨论如何减少金融交易对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的依赖。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王文表示,数字货币领域的合作有助于中俄深化金融联系并继续推进去美元化进程。 莫斯科和北京正在进入新的第三波合作浪潮,其中包括加强金融联系。 俄罗斯中央银行自2023年8月15日起开始数字卢布试点,中国监管机构也在积极推进数字人民币项目。

特朗普的强硬政策甚至在美国内部遇到阻力。 一向以“鹰派”著称的鲁比奥竟然当起“和事佬”,在国会为中国说话,劝美国别自断能源链。这波操作不只是态度变化,更是精算级的全球经济博弈。

最新民调显示,仅37%的美国人支持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创任内新低62%反对其关税政策,58%对减税法案失望,55%认为整体经济策略失败。共和党内部警钟大作,有人开始担忧特朗普这样打下去,连2026年的中期选举都可能血崩。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