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借题下死手,清除130万叙利亚难民,驱逐7000医疗支援者

2025-11-23 09:32:00 191

跳出现有的框架,好好地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这个世界

和知意一起看遍天下大事

德国这次又搞事情啦,这次不是在修宪,也不是搞经济改革,而是直指境内的叙利亚难民,总共130万,还涉及到7000名支撑基层医疗的叙利亚医生,也统统被列入“请回国”的名单。

默茨总理亲自说了,叙利亚的战火已经告一段落,现在开始全面推动遣返行动。

听起来挺理直气壮,甚至有点“正义感爆棚”似的。不过问题在于,德国真的做好准备了吗?叙利亚,真的是“和平”到来了?还是说,这一切,不过是德国政坛一场选前的大戏而已?

政客打算盘,难民成筹码

2025年全国大选刚刚尘埃落定,极右翼的“德国另选择党”竟然突然崛起,拿到了超过20%的选票,蹿升为全国第二大党。特别是在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不振的前东德地区,人气像装了火箭一样飙升。移民问题毫无疑问成了他们手里的“杀手锏”。

就在这个时候,柏林爆出了一宗震动全国的案子:一名叙利亚来的男子涉嫌策划自杀式袭击被逮捕。虽然还没到判决阶段,但舆论已经沸腾了,选择党趁势而上,把难民和安全问题紧紧捆绑在一起,逼得默茨政府只得出来表态。

于是,默茨政府立马启动了遣返措施,边境检查加强,驱逐的节奏也快了不少。其实也就一句话,就是想在选民面前摆出个“硬气”的态度,稳住选票。这事就像把刀挥出去,容易收回来可真不简单。

德国现在劳动力缺口大得很,这事大家都心里有数。根据德国经济研究机构的分析,到2028年,德国可能会出现差不多80万人找不到工作的人,特别是在医疗这个行业,问题更是凸显。

目前在德国工作的叙利亚医生有超过五千名,很多都安家在偏远、资源紧张的乡村和小镇,成了那里的“救命稻草”。要是让这些人都遣返,医院里谁来顶班啊?这事儿可不能闹着玩。

要说更让人吃惊的,制造业、运输行业、餐饮服务这些基层劳动密集行业里,叙利亚难民的比例也挺高的。比如像“特里格马”这家服装厂,一半的工人都来自移民家庭,情况挺扎心的。

不过,说到底,现实也没那么漂亮哦。数据显示,叙利亚难民的失业率还在28%左右,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超过四成人靠社会救助维持生活。这让德国一些城市,尤其是难民占比大的地方,财政和公共服务的压力真挺大的。

那么,事情就变得挺复杂的了:德国一方面依靠难民来支撑经济运转,但另一方面又打算把他们都驱逐出去,是想真正解决问题,还是在制造更棘手的麻烦呢?

叙利亚真的“安全”了吗?

德国政府的解释是:战争结束了,叙利亚变得安全了,所以难民们就可以回去了。

说起来像是个理性的说法,但实际上漏洞百出。联合国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叙利亚新增流离失所的人数超过一百万,境内九成以上的人口还是得靠国际人道援助维持生活。

虽然阿萨德政权被推翻,过渡政府也登场,但整个国家依然摇摇欲坠,战火不断,基础设施也破败不堪。

而且,德国自己也明白这事,今年上半年,在政府安排下回国的叙利亚难民不到1000个,自愿回国的比例还不到0.1%。这并不是因为他们贪图德国的福利,而是很清楚,一旦回去,可能就意味着失去生命。

更搞笑的是,德国外交部长刚刚到大马士革不久,回来后就说“叙利亚一片废墟”,和总理默茨那句“可以回家了”完全不搭调。这其实说明,大家都明白现实是什么样子,只是在政治的需要下,选择性地忽略了真相。

德国这次的动作,说白了,不完全是出于安全考虑,更多是个典型的政治较量。他们清楚民众对难民已经有点厌烦,大家对安全问题也挺担心的,再加上经济压力让人心烦意乱。

于是他们把这些难题都包装进一个“遣返计划”里,搞得一刀切。操作简单、粗暴、干脆——或许能搞到点选票,但到底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德国以前可是欧洲难民政策的榜样啊。2015年,默克尔那句“我们能做到”,一时间让德国站在了道义的高地。现在,这盏灯已经熄灭,人也走了,责任是不是也打算一股脑儿都推掉?

咱们国家一贯重视,处理难民事宜不能只顾眼前的政治利益,要兼顾人道主义原则和国际法的责任。德国这次,明显偏离了这个轨道。

把医生赶走,把劳动力都撂荒,把人道责任推给别人,这根本不是治理,而是在逃避责任。一个国家一旦开始用弱者来打牌,那它距离真正的强大,也就越来越远了。

说到德国那“清场”的办法,是不是就能真正解决问题呢?还是说这只是把风暴暂时压一压,实际上崩溃的钟声还在远远响着?

新闻动态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