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车增资背后:新势力抢跑,资本鏖战2025

2025-07-30 11:43:08 75

这不是一场平静的调整,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企业生死搏杀的真实写照,尤其在当前汽车行业卷到极致的节点上,多位高管变动更像是一声哨响,提醒外界警惕风险与机会并存。

时间往回拨,2015年12月,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还只是新势力中的一员,注册资本和实缴资本的数字此消彼长,创业的艰辛和现实的压力都写在账本上,法定代表人朱江明的名字反复出现在各种公开资料里,成为公司命运的见证人。

到了2025年,零跑汽车的注册资本已达14.07亿元,这组数据意义非凡,它不仅仅是企业资本的变化,更代表外部资本对零跑的态度——有人看好、有人观望、也有人质疑,所有的目光都在等一个答案。

这次增资的理由,企业方面没给出明确说法,市场揣测不断,有人觉得是战略调整的信号,也有人认为资本市场对零跑未来依然信心十足,行业里流传的版本各异,真假难辨,反而让事件更加扑朔迷离。

零跑汽车的故事,起点平平,真正让它走进大众视野还是2022年9月,港交所上市的那一刻,钟声一响,资本和梦想正式握手,从此每一次财报、每一组销量数据,都变成外界评判的标尺。

2025年已然过去一半,回头看,零跑汽车的销量表现亮眼,2024年全年营收321.6亿元,净亏损收窄到28.2亿元,毛利率也爬升到8.4%,这些数据像一把双刃剑,既能证明成长,也暴露压力。

特别是2024年第四季度,零跑净利润首次转正,单季度赚了8000万,这个数字让外界兴奋,也让对手紧张——造车新势力里,能盈利的没几个,零跑算是第二家,毛利率也创下新高,13.3%,新势力的盈利天花板似乎被再次抬高。

销量的上涨,功不可没,2024年全年交付29.37万辆,比2023年同期多出了一倍还多,103.8%的增幅,这种爆发力让人刮目相看,也让零跑一举超额完成了25万辆的年度目标,市场的认可度不言自明。

进入2025年,战局更激烈,半年时间交付22.17万辆,同比增长高达155.68%,直接坐上了新势力销量第一的交椅,C10、C11、C16成了销量担当,合计卖出十多万辆,消费者用脚投票,市场用数字说话。

新车型的频繁推出,为零跑注入了新鲜血液,2025年公司计划年销50-60万辆,这不是小目标,B10、B01、B05三款新品要纷纷上阵,B10在4月10日上市,9.98-12.98万元的定价在同级别市场里拉开了新一轮性价比大战。

B01作为B平台的第二款车型,也是第一款轿车,预售价10.58-13.58万元,5款配置,7月就要上市,LEAP 3.5技术架构、纯电驱动、132千瓦或160千瓦后桥电机、磷酸铁锂电池,650公里的续航——这些参数写满了野心,零跑正在拓展市场版图,抢夺细分领域的蛋糕。

企业表面在变,核心却始终围绕着两个字:增长,销量要涨,毛利要涨,利润要涨——但增长的背后,是持续的投入,是高管的轮换,是产品线的加速扩容,甚至是资本市场的反复考验,零跑要走的,是一条不归路。

朱江明这个名字,始终贯穿始终,公开场合不多,偶尔一句话就能引发解读,2026年第一季度,D系列要量产,这被外界认为是零跑冲击高端市场的关键一步,在行业格局不断变换的今天,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引发蝴蝶效应。

回头看这十年,零跑汽车一步一坑,艰难穿越周期,2024年下半年开始,销量爬坡,新势力盈利,市场份额提升——一切都在按剧本推进,唯独剧本本身,没人知道下一页会发生什么。

市场的焦虑和期待交织在一起,资本的热情和谨慎并存,零跑增资的背后,是对未来的下注,也是对现实的妥协,行业内外,观望、模仿、超越,谁都想复制零跑的路径,谁都怕掉队于时代。

增资不是终点,只是一个节点,零跑汽车站在2025年的分岔路口,所有的选择都充满变数,所有的答案都悬而未决,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制造业的竞争永远不会结束,今天的赢家,明天也可能被颠覆。

在中国最大的细分市场里,零跑的B系列产品要成为新增长点,B10上市,B01预售,B05蓄势待发,D系列也在路上,产品线越来越宽,市场的赌注越来越大,谁能笑到谁就改写行业格局。

2025年的故事还在继续,行业的格局还在洗牌,零跑汽车的命运,也许正悄然发生变化,所有的悬念都留在了下一个财报、下一个销量节点、下一个产品发布会里,谁也不能提前给出答案。

零跑汽车增资背后:新势力抢跑,资本鏖战2025

意昂体育介绍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