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入列进入最后冲刺,“利剑”出鞘在即!

2025-08-08 10:34:12 158

2025年8月3日,福建舰甲板上回荡着指令声:“准备开始弹射作业——起飞! ”随着舰载机模拟器呼啸升空,官兵与科研人员击掌相庆。

人群中,海军福建舰航空长田伟的声音穿透海风:“17年了,孩子都长大了! ”这句感慨,揭开了中国首艘电磁弹射航母入列的最后攻坚帷幕。

此刻,福建舰的攻关焦点锁定在“滑跃起飞向电磁弹射的无缝转接”。 田伟解释:“我们要极致压缩装备磨合期,实现‘交装即交战斗力’”。

这一技术跨越的难度,从质量车弹射试验的细节可见一斑——试验前,科研人员在测试车上手书“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田伟则用马克笔郑重写下“谋海制胜、弹射未来”的誓言。

舰员们已独立完成全流程操作。 2023年首次质量车弹射时,面对全新电磁系统,官兵们形容其为“天书”,却无一人叫苦退缩。

如今,歼-15T战斗机、歼-35隐身战机、空警-600预警机等高强度起降数据达标,弹射效率达每日270架次,相当于辽宁舰滑跃起飞的5倍,逼近美国福特级水平。

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采用国产中压直流供电,实测能量转化率90%,较福特级交流系统高出30%。

这一设计让预警机实现满油满弹起飞,作战半径延伸至1500公里。更关键的是故障率控制:在8次海试中,其稳定性反超福特级高频故障的短板。

舰载机适配性亦突破外媒预测。 目前已完成12种机型测试,包括攻击-11无人机,而福特级因系统兼容问题仍受限较多。

田伟强调:“我们设计的不是福建舰的流程,而是中国未来所有弹射型航母的标准流程”。

随着福建舰入列倒计时(预计2025年8-9月),中国海军首次形成完整航母战斗链:辽宁舰承担飞行员培训,山东舰负责南海战备值班,福建舰则主导远洋作战。

在央视曝光的演练画面中,三舰配合东风-26导弹(射程4000公里)与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构筑起覆盖第一、二岛链的立体火力网。

美军近期动向佐证了体系威慑力。 海军智库观察到,尼米兹号航母编队已回避南海敏感水域,转而加强关岛防御。

田伟将电磁弹射器比作“宝剑”,操作规程喻为“剑谱”。 他亲历了中国航母保障体系从零拓荒的历程——12年前在舰载机试验基地学习滑跃起飞,如今指挥电磁弹射系统。

这种传承力,正是外忌惮的核心:“强敌或许不惧单舰,但必然畏惧我们稳定批量化培养舰载机飞行员和保障舰员的能力”。

在福建舰机库,官兵们反复研习的《电磁装置操作手册》厚度堪比辞典。 每一页都浸渍着陆上试验场的油污、质量车溅起的浪花,以及2023年寒冬里科研团队通宵调试的数据。

攻坚现场不乏温情瞬间。 田伟回忆首次弹射试验前,发现质量车两侧被匿名写下祝福语,一名科研人员握马克笔笑道:“是我写的,图个吉利。 ”这位大校随后添上“谋海制胜”的誓言,他说:“那不是口号,是造船工人和官兵最朴素的赤诚”。

当模拟器第27次精准落钩,甲板爆发出欢呼。 拥抱的人群里,有人哽咽:“不容易! 17年磨一剑,终于等到出鞘时! ”。

意昂体育介绍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