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严肃应对?大量海军舰艇出动,仁爱礁那艘残破船或难幸免

2025-08-31 18:26:29 87

8月19号,两艘菲律宾海军的小型船悄悄离开了在这里“坐滩”二十六年的“马德雷山号”登陆舰,快速朝着中国海警舰艇靠近,距离最近不到10米。

菲律宾的人员拿着步枪和摄像机,像是想借“碰瓷”来引起国际关注,结果中国海警21551艇上的同志们全都挺住了,从口头警告到成功拦截,再到把他们赶走,这一系列动作只花了六分钟。

难道菲军这阵子动作频频,是不是担心咱们真动手了?

二十艘舰艇布下封锁线

最近,中国在仁爱礁的动作明显多了起来,海警船、武装快艇和渔船组成了多层次的编队,在附近海域巡航,防止菲律宾的船靠近,连空中都派无人机一直盯着海面上的动静。

可以说,仁爱礁东南海域就像一座坚不可摧的钢铁堡垒,尤其是九艘民用渔船被调派到潟湖水道,联手布设了超过百米的拦截网,彻底切断了菲方舰艇的补给通道。

而且中国海警的战术也挺讲究节奏感,比如大船专门盯住菲律宾的渔船,这种多点夹击的方式,不动刀兵就能给菲方施加压力,限制他们输送补给的可能性。

毕竟在8月21日清晨,菲律宾一艘小橡皮艇试图向军舰送物资,却被中国海警用水炮击退,船上的人只好撤退。对“马德雷山号”上的菲律宾士兵们来说,补给已经中断超过三个月,日子显得格外艰难。

再加上那直-8重型运输直升机低沉的轰鸣声传来,它紧贴海面掠过长期搁浅的菲律宾“马德雷山号”登陆舰,外界推测,至少有一艘071型的大型船坞登陆舰在附近海域待命。

你得知道,这类海上机动基地能够迅速输送两栖气垫船和作战队伍,它那76毫米舰炮的火力大小,足以掌控整个礁区。

尤其是旋戈-36无人机,白天黑夜都不歇,进行空中侦察,把高清画面实时传回去,确保菲律宾那边的动静都了如指掌。

就连菲律宾武装部队也在8月21日的通报里提到,从8月20日开始,中国船只在仁爱礁一带的活动明显增多,最多的时候达到了14艘,其中包括海警船、渔船还有充气艇。

不过,菲律宾方面对中国的举动可不怎么客气,军方高层甚至公开表示,如果中国有人登船,他们就视作入侵,士兵可以开火阻止。

8月25日那天,菲律宾一艘挺大的巡逻舰从巴拉望岛的布里卢延港起航,准备给军舰送东西,听说他们还动用了好几艘快艇,从不同的方向试图突破封锁。种种行动也证明,菲律宾其实不打算轻易放手仁爱礁这个地方。

破船的危机

要说值得一提的是,现在仁爱礁的争端不光是主权的问题,还涉及到海洋环境的保护。早在1999年,那艘二战时期退役的坦克登陆舰被故意搁浅在这儿,想把“事实占领”变成“既成事实”。中国也多次要求菲律宾把这艘船拖走,告诉他们这是非法行为,可菲律宾那边一直没理会。

这艘破船已经在中国领土上停留了26年,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害。舰体上布满了长达数米的裂缝,40毫米舰炮早已锈迹斑斑,甲板上冒着滚滚黑烟,焚烧垃圾的气味弥漫开来,那些焦油正慢慢渗入礁盘,状况挺让人揪心的。

按照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检测结果,这艘船底大概有120平方米左右的区域被“生物水泥”粘连上了活珊瑚,一旦强行拉开的话,肯定会引发一场难以弥补的生态灾难。

就连舰内储存的217吨燃油,油舱壁的腐蚀厚度只剩下5毫米,船底释放出的铅汞污染带已经扩散了400米,那曾经繁盛的鹿角珊瑚如今都变成了白骨。

这些年来,中国在南海加大了海洋监测力度,定期发布数据,试图把仁爱礁的问题和环境保护联系起来,不过菲律宾一直觉得中国是在拿环境问题当作借口,掩盖关于主权的争议。

要说重点的话,面对中方的硬气姿态,菲律宾的盟友其实没啥实打实的帮忙,比如澳大利亚海军的“布里斯班号”驱逐舰,不过是在200海里外绕来绕去,就这么看着,没有出手帮忙。

加拿大的“魁北克城号”巡逻舰,倒是躲在巴拉望岛附近的海域避风,根本不敢迎头而上,就连美军的P-8A侦察机,也就是在高空进行监视和记录,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措施。

就算到了2025年,菲律宾政府联合美日澳印等国家,在周边海域搞了多达8次规格挺高的联合演习,地点还几次靠近仁爱礁以及其他中国实际控制的岛礁,明显是在制造紧张气氛。

7月,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跑去白宫,想跟美国搞好经济和安全方面的帮忙,可结果只收到了嘴头上的支持,毕竟美国已经公开表示过,“不会为了一艘破船跟中国硬碰硬”。

不过看如今的情况,有些国人建议借鉴2024年的“仙宾礁事件”,毕竟那会儿菲律宾9701号舰“特蕾莎·马格巴努阿”号故意搁浅,像当时“马德雷山号”那样复制一遍。

不过中国海警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彻底封锁了补给渠道,过了几十天,菲方因为水和食物都断了,只得主动撤退,有不少人因为脱水和营养不良紧急送医。这一幕,也很可能成为仁爱礁危机的“模版”了。

意昂体育介绍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