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到半路就开战,内塔尼亚专机上对准胡塞按下开战键,但没想到对手正等着这一天

2025-10-09 22:27:05 60

2025年9月25日下午,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专机正绕开欧洲领空,多飞行600公里奔赴美国。

就在万米高空,他通过视频连线国防部长卡茨和总参谋长扎米尔,下达了对也门胡塞武装发动空袭的命令。

这一刻,以色列数十架战机从基地起飞,直扑也门首都萨那,目标锁定胡塞武装的总参谋部、情报中心、军营和武器库。

以军宣称投掷超过65枚精确制导炸弹,摧毁“大量无人机和武器”,并打死数十名武装人员。

而胡塞武装方面则称,空袭导致至少8人死亡、142人受伤,伤亡数字在救援持续进行中可能进一步上升。

内塔尼亚胡选择在飞行途中下令,并非临时起意。

此前一天,胡塞武装曾用无人机袭击以色列南部城市埃拉特,造成20人受伤。

以国防部长卡茨明确表示,此次空袭是对胡塞武装的“直接回应”。

更深的背景在于,内塔尼亚胡此行前往美国参加联合国大会,意在对抗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孤立。

就在他出发前,英国、法国等多国相继承认巴勒斯坦国,而特朗普在联大发言中继续偏袒以色列,指责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行为“鼓励冲突”。

这种国际压力下,内塔尼亚胡急需展示强硬姿态。

胡塞武装的反击

空袭发生后不到24小时,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发表声明,宣布向以色列特拉维夫地区发射一枚“巴勒斯坦-2”型高超音速弹道导弹,目标直指本·古里安国际机场等“敏感目标”。

这枚速度达16马赫的导弹,虽被以色列“箭-2”和“箭-3”反导系统拦截,却成功迫使数百万以色列人躲进防空掩体,并导致机场运营中断。

胡塞武装同时声称,其防空系统在空袭中“拦截以军多支编队,迫使部分战机撤离”。

这种反击能力并非偶然。

胡塞武装近年来通过伊朗的技术支持,已从传统的“拖鞋军”发展为拥有高超音速导弹、无人机集群和电子战能力的非国家武装。

2025年5月,胡塞武装曾成功用同类导弹突破以色列防空系统,击中本·古里安机场。

军事分析指出,“高超音速+末端机动”技术组合使以色列现有反导系统面临物理极限:当目标速度超过12马赫时,拦截成功率骤降至30%以下。

此外,胡塞武装采用低弹道发射与电子干扰结合,将以军雷达预警时间压缩至90秒内,导致“铁穹”系统反应窗口不足15秒。

非对称战争的真相

以色列与胡塞武装的冲突,本质是一场非对称战争。

胡塞武装的无人机造价仅数千美元,而以色列一枚拦截导弹的成本高达数十万甚至百万美元。

这种成本差异使得胡塞武装能够通过饱和攻击消耗以色列的国防资源。

例如,在2025年3月至6月期间,胡塞武装向以色列发射了至少309枚导弹和无人机,而以军每次拦截的经济负担远超对手的进攻成本。

地理因素进一步放大了这种非对称性。

也门与以色列直线距离超过2000公里,中间隔着沙特和约旦。

以色列若发动地面进攻,需跨越复杂的地缘政治障碍,而空中打击又难以根除胡塞武装隐藏在山区的地下工事。

相反,胡塞武装的远程打击手段可直接威胁以色列的经济命脉。

例如,对埃拉特港的反复袭击影响了以色列的红海贸易通道,而对特拉维夫的导弹威慑则冲击了其金融中心稳定。

内塔尼亚胡的困局

内塔尼亚胡的激进决策,折射出以色列面临的深层危机。

空袭命令下达后,他抵达联合国大会会场时,遭遇多国代表离场抗议,现场响起口哨起哄声。

这种国际孤立与此前联合国“加沙停火”投票被美国一票否决的事件形成呼应,凸显以色列在外交上的被动。

同时,以色列武器供应链也亮起红灯。

内塔尼亚胡曾公开承认,多国拒绝向以色列提供武器零部件,而美国在伊以冲突后期也曾暂停军援,导致以军装备维护压力骤增。

更严峻的问题在于军事资源的分散。

以军目前需应对加沙、黎巴嫩真主党、叙利亚伊朗目标以及也门胡塞武装等多条战线。

胡塞武装的持久战策略正加剧这种压力:他们依托也门西北部山区的地形优势,拥有约20万兵力,且能通过伊朗获得持续武器补给。

以色列防长卡茨威胁“让胡塞领导人死期到了”的强硬表态,并未改变战场上的消耗态势。

谁在改写中东战争逻辑?

胡塞武装的高超音速导弹和无人机战术,标志着中东军事技术的扩散已颠覆传统战争模式。

作为非国家行为体,胡塞武装能够开发和部署速度超过16马赫的导弹,背后是伊朗提供的零部件与技术转移。

这种技术流动使地区力量对比悄然变化:以色列依赖的“预警-拦截-报复”安全闭环被打破,而胡塞武装则通过“低成本技术突防”获得战略影响力。

与此同时,红海航道成为新博弈焦点。

胡塞武装在空袭后宣布,要求所有经过红海的船只“表明身份,否则视为打击目标”。

这一威胁直接针对以色列的国际贸易命脉,也牵动全球能源供应链。

以色列试图联合沙特构建“红海防空联盟”,通过数据共享提升预警能力,但沙以关系的微妙性使合作充满变数。

深渊边缘的赌局

内塔尼亚胡在专机上按下开战键时,或许认为这是一场速战速决的威慑行动。

但胡塞武装的迅速反击表明,他们早已为这场冲突做好准备。

当以色列的战机呼啸而过,当胡塞的导弹划破特拉维夫夜空,双方较量的不仅是武器优劣,更是对战争耐力的考验。

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浮出水面:当非国家武装拥有与国家抗衡的技术能力,当低成本武器能瘫痪高价防御系统,现代战争的规则是否已被永久改写?

意昂体育介绍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