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冯玉祥获一级上将衔,龙云、刘湘为何未获?

2025-10-27 11:10:44 148

一、二十九位一级上将名单。

1935年初,根据蒋介石的指导,何应钦开始整理国民革命军的军衔制度。这项工作的目的是……陆军的军衔太多,不符合对军衔应有的尊重。”。

这并不是蒋介石无理取闹。毕竟,所谓的民国时期包括了北洋政府时期和北伐时期等多个阶段。当蒋介石在中原大战中获胜,表面上统一了全国后,他却发现国民革命军里的军衔五花八门,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比如他在中原争霸中的两个强敌,“同武上将军”阎锡山和“扬武上将军”冯玉祥,虽然都有上将军的头衔,但这称号是从北洋政府时期流传下来的。现在蒋介石已经掌握了大权,怎么可能还沿用北洋时代的规矩呢?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蒋介石示意何应钦整理军衔制度。果然,何应钦很快行动,在1935年3月制定了《特级上将授任条例》和《上将任官施行条例》。条例明确规定: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最高长官为特级上将。显而易见,这位特级上将的地位非同寻常,只有他一个,自然而然,他只能是蒋介石的下属!

在蒋介石这位顶级将领的带领下,还有八位非常重要的陆军将领。这些人包括阎锡山、冯玉祥、张学良、何应钦、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和陈济棠。这些人名就像是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星辰,在那个时代里,各自书写了精彩纷呈的故事。

在我国近代历史上,陈调元、何成浚、朱绍良、韩复榘、宋哲元、刘湘、刘峙、万福麟、何键、白崇禧、刘镇华、顾祝同、商震、傅作义、徐永昌、于学忠、杨虎城、蒋鼎文、龙云、徐源泉等人,都是名声显赫的军事将领。他们在中国近代的军事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后人所铭记。

到1935年,经过一番整顿,国民革命军的将领中,一级上将共有二十九位。具体来说,包括:特级上将一名,一级上将八名,二级上将二十名。

二、哪些高级将领被称为“地方王”?

看看这份由二十九位国军上将组成的名单,蒋介石排在最前面,独占特级上将的头衔,没人能反驳。但当我们看一级上将和二级上将时,一个大问题就出现了。让我们先来看看这八位一级上将。

阎锡山被称为山西王。

冯玉祥在西北地区称霸。

张学良被称作东北王,虽然这个头衔没有他父亲张作霖的那么威风,但也是当之无愧,大家心服口服。

自黄埔军校时期起,何应钦就一直是蒋介石的得力助手,一直在辅佐他。再加上他负责整饬军衔,这无疑让他在一级上将中占有一席之地,目的是为了稳固蒋介石的权力基础。

李宗仁在广西有着很高的声望,被人们称为广西王。

朱培德是蒋介石手下的重要将领,在中原大战中担任第一路军的总指挥,全力支持蒋介石,成功打败了阎锡山和冯玉祥。因此,他与何应钦一样,肩负着保护蒋介石的重任。朱培德去世后,蒋介石非常悲痛,甚至亲自守灵。

唐生智在湖南地区势力最强。

陈济棠,被誉为“南天王”。

换句话说,在八位国军一级上将里,竟然有六位被称为“地方王”。这可能反映了蒋介石授予一级上将的一些原因。不过,稍微停一下,看看二级上将的名单,也能发现几位“地方王”,其中三位尤其引人注意。

第一位是韩复榘,人们称他为山东的主宰。排在第二的是刘湘,他是四川的掌权者,被人称为“四川王”。第三位是龙云,他在云贵高原上以“云南王”的称号闻名。

这三位被称为“地方王”的人,为什么没能成为一级上将,反而被蒋介石忽略了呢?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顾一下西北系,也就是冯玉祥领导下的那段历史。

在民国时期,西北系,也就是冯玉祥的队伍,以勇猛著称。这种特点也能从当时的一级上将名单中看出来。

在西北军中,冯玉祥被称为瓢把子,后来被授予一级上将的荣誉。而韩复榘、宋哲远、刘镇华、杨虎城等二级上将,过去都曾是冯玉祥的部下。

尽管韩复榘被称为山东的主宰,但他不敢和以前的上司冯玉祥平起平坐。如果他能得到提拔,那么傅作义(阎锡山的手下)和于学忠(张学良的部下)会不会也跟着升职呢?更别提白崇禧了,作为二级上将,他心里可能早就憋着一股气了。

就算冯玉祥、阎锡山和张学良都同意了,蒋介石也不会答应。看看那场中原大战的胜利到底体现在哪里?别忽视了,何应钦和朱培德被封为一级上将,这正是那次胜利的一个重要标志。

进一步来说,韩复榘之所以被称为“山东王”,主要是因为他背叛了冯玉祥,转而投靠了蒋介石。因此,无论韩复榘怎么自封为“山东王”或“混世魔王”,他都不可能成为高级将领,更别提一级上将了!

韩复榘被淘汰后,现在只剩下云南的龙云和四川的刘湘两位势力。他们和冯玉祥、阎锡山、陈济棠、李宗仁等人地位相当,但同样被排除在外。这其中的原因,要从北伐战争的历史说起……

三、为什么龙云和刘湘没有被提到?

蒋介石在名义上统一全国,主要靠的是他领导的两次北伐战争。在这两次战争中,他成功击败了北洋军阀势力,并最终取而代之。因此,在1935年对国民革命军进行军衔整顿时,必须凸显北伐战争取得的辉煌胜利!

第一次北伐战争是在国共合作期间展开的,这次战役中,蒋介石担任了北伐军的总指挥,同时还集合了多位杰出军长的勇气和智慧。

第一军的军长是何应钦,第二军的军长是谭延闿,第三军的军长是朱培德,第四军的军长是李济深,第五军的军长是李福林,第六军的军长是程潜,第七军的军长是李宗仁,第八军的军长是唐生智。

看那四位著名的将领:何应钦、朱培德、李宗仁、唐生智,他们在1935年都成为了顶级的上将。

至于1928年的第二次北伐,当时国共两党已经不再合作。这次北伐的主要目标是针对奉系军阀张作霖,由四位主要军事集团的首领共同发起。

在北伐战争中,当时的军事力量被划分为四个集团军,分别由四位重要将领担任总司令:第一集团军由蒋介石统领,第二集团军由冯玉祥指挥,第三集团军由阎锡山掌管,第四集团军则由李宗仁负责。此外,蒋介石还被委任为全军的最高指挥官,而何应钦则担任参谋总长,负责军事参谋工作。

这次北伐,成功将张作霖赶出了北京。不久,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的炸弹炸死。张学良随后发表声明,表示停止军事行动。到了1928年底,他又向全国发出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并更换了旗帜,这一事件被称为“东北易帜”。

意昂体育介绍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