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站稳3500点 机构借ETF狂买130亿

2025-07-29 04:17:18 80

沪指自2025年7月9日首次站上3500点后,已连续7个交易日稳守该关口(截至7月19日),创下历史上罕见的“持久型突破”纪录18。这一过程中,机构资金通过ETF大举布局,尤其是科创芯片ETF近5个月累计净流入超130亿元,成为市场重要支撑力量。以下是深度解析:📊 一、市场站稳3500点的核心支撑资金面“活水”持续注入内资加仓:百亿私募仓位指数突破80%,较去年底增长10个百分点,头部机构对后市乐观情绪明显2。外资回流:北向资金上半年持仓市值增加近800亿元,花旗等外资机构近期上调A股评级至“增持”,预计MSCI中国指数一年回报率约7&。杠杆资金入场:两融余额较去年10月增加超3300亿元,新增25万融资客,7月以来融资净买入额累计超300亿元7。政策面“组合拳”发力2025年5月央行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6月货币政策委员会再次强调“保持流动性充裕”2。“十五五”规划政策预期升温,市场关注反内卷政策实际效果及新产业路径28。业绩预期改善中报预告密集披露,资金从“避险”转向“进攻”,聚焦AI算力、机器人、半导体等高景气赛道26。💰 二、机构借ETF狂买130亿的动向解析资金流向与板块分化ETF类型 资金动向 代表标的 逻辑支撑科创芯片ETF 近5个月净流入130亿+ 588200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7008亿美元(增速11.2%),AI端侧应用加速渗透1证券/半导体ETF 单周净流入16.15亿/14.44亿 证券ETF、半导体ETF 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券商收入增长预期强化1人工智能ETF 单周净流出12.98亿 人工智能AIETF 短期涨幅过大,资金转向低位周期板块1科创芯片ETF成机构“压舱石”:尽管二级市场价格横盘震荡,但份额持续攀升至前期高位,反映机构对半导体国产替代及AI硬件需求的长期看好16。调仓逻辑显性化:北向资金尾盘操作释放信号——卖出茅台、宁德、中际旭创等高位股,买入神华、宝钢、洛阳钼业等周期股,完成“高低切换”8。⚖️ 三、市场结构特征与风险信号分化加剧的盘面指数强、个股弱:沪指站稳3500点期间,个股涨跌中位数-0.12%,超半数个股“陪跑”,赚钱效应集中于权重股及科技龙头8。游资退潮:代表短线情绪的“昨日涨停指数”尾盘收跌1.4%,追高风险凸显8。杠杆资金潜在风险两融投资者达747.99万户,新增25.21万,但融资利率仅5%左右,若市场回调可能引发被动平仓潮7。🧭 四、机构策略建议:哑铃配置+定投避险“红利为盾+科技为矛”哑铃策略红利端:配置高现金流、高分红的银行、能源股,抵御波动(如神华、长江电力)26。科技端:聚焦业绩确定的半导体、机器人(如受黄仁勋“物理AI”概念刺激的CPO、人形机器人板块)46。定投平滑波动普通投资者可通过定期定额投资指数ETF(如科创芯片ETF),避免择时失误,参与长期产业红利2。警惕解禁洪流下周A股迎878亿解禁潮,大全能源(解禁411亿)、国博电子(200亿)等或承压,需规避高比例解禁且业绩疲软个股1。🔮 五、未来展望:从“持久战”到“趋势行情”的关键条件积极信号:投资者总数突破2.4亿(活跃账户),潜在增量资金池达6000万散户,为市场提供韧性48。

突破契机:需满足两条件之一:单日放量超1.58万亿并收阳线,推动周线四连阳;科技与周期板块形成合力,替代银行股的“搭台”角色46。风险预警:美联储降息路径不明、国内反内卷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可能触发震荡2。💎 总结沪指站稳3500点背后,是政策托底、杠杆回暖与机构长线布局的共同作用。科创芯片ETF百亿级流入彰显对“硬科技”的战略押注,但市场分化要求投资者精选结构性机会。短期需警惕解禁与游资退潮风险,中长期则关注“十五五”产业政策与全球AI技术迭代带来的双击机遇。

产品展示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