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大战最新爆点:美国加税全世界 中国反击却保有最低税率?
2025-07-29 15:39:10 80
美国全力挑起关税战,全球多国挨刀,结果中国成了意外赢家,拥有最低的对美商品关税率——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玄机?
尤其是在双方互放硬话、反制加码的当下,为何剧情总让人看得一头雾水?
这一轮关税战,说白了原本美国是想“让美国再次伟大”,但打着保护国民经济的旗号,实则夹杂了很多杂音。
自从2024开年以来,美国几乎不留情面地向全球贸易伙伴挥舞加税大棒——对中国、欧盟、日本,甚至对台湾地区都没有手软。
8月1日临近,被称为“关税大限”,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在瑟瑟发抖,台湾更是连续四次派代表前往华盛顿,想要讨个说法。
但让人迷惑的是——美国一边在大张旗鼓地涨中国商品的关税,上演“硬碰硬”,另一边却频频和中国眉来眼去,谈判日程一拖再拖,俄罗斯和伊朗的石油交易“顺便”也搭进了和中国的谈判篮子里。
许多人都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中美明明是在针尖对麦芒地对抗,可打到最后,好像谁也没真正下狠手。
其实,事情的脉络也在一点点浮出水面。
美国对包括中国金属、芯片在内的“战略性产品”分阶段加税,2025年又是行政命令,又修订关税法案,牌面端得满满的。
中国当然不是吃素的,面对加码,直接反制——海关总署在今年4月9日宣布,对所有美国原产商品加征84%的关税,态度极为坚决。
可是,至今这场关税战却迟迟没有终局,反倒像一盘双方都在下的棋。
你来我往间,大家都想稳住自己的底线。
美国的算盘其实挺直接:手里的关税政策在全球收割“保护费”,顺便掩饰经济中的各种失控。
国内党争、通胀、制造业下滑,“镀金时代”早已过去,社会极化矛盾重重。
结果,全世界只能咬牙接招。
中国这边,一方面咬紧牙关应对加税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和美国真正“撕破脸”,还得兼顾外贸行业的生计与发展。
到底是谁更受伤?
从数据里其实也能捋出头绪。
美联储7月最新发布的“褐皮书”显示,自五月底以来,美国各地企业都抱怨原材料、零件、基建等各个环节的成本在飙涨,尤其是生产制造业,关税压力首当其冲。
预计今年通胀率可能推高到3%—3.5%,下半年还会更严重。
这样的高压下,也有企业开始对美国政府“阳奉阴违”。
据说岛内238家厂商,超过一半都称已直接被美国关税影响到,而新台币升值又造成了超千亿元的兑换损失。
这种有苦说不出的滋味,台湾最新的“民间冲击评估报告”里道得明明白白。
其实这种用关税“自保”的思路,美国也不是头一次玩。
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时,美国搞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几乎把世界各国出口打残、自己也掉坑里了——出口坠了六成多,全球贸易量腰斩了三分之二,最后只好认怂、降关税才缓过来。
历史转了一圈,故事的主角还是没变。
但值得玩味的是,这轮中美关税战和以往又有所不同。
如果不纠结意识形态,不去神话谁“反击更给力”,单从交易的角度看,这其实很像一场新型的经济博弈:美国要趁机把“能源”作为谈判新筹码,不光敲中国,也想整合对俄油伊朗油的控制权,为美元霸权续命。
中国则想趁机会扩大新能源产业国际地位,逐步摆脱传统石油依赖。
表面上,两国关税频频升级,实际上谁也没真动杀招。
纽约时报甚至分析,中美之间最后可能出现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美国拿中国商品税率“做样子”,实际加征额度被控制在10%以内,而中国对美国商品反而搞“零关税”的象征姿态。
虽然现在这种说法只是猜测,但从谈判双方动作、政策步调来看,这种概率并不小。
德国人或许早已洞悉了玄机。
全球最大工业国家都不敢轻易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你想啊,全球所有国家加起来的工业产能也不及中国。
如果真把中国市场推到对立面,通胀、物价上涨、就业荒...美国哪一样能扛得住?
别忘了,美货架上五成商品贴的依然是“中国制造”。
特朗普口口声声要“美国产”,资本家们早算清楚了账:没有中国供应链,休想压低零售价格。
反过来,关税拉锯战其实也是对全球供应链的再洗牌。
美国这边高调表态保护国内产业,实际不少资本和技术“曲线出海”绕道东南亚、墨西哥,甚至让日本、欧盟趁机分一杯羹。
比如欧日达成EPA,互免了大部分商品关税,极大推动了双方经济的合作和互补。
对比之下,美国砸下大棒,手上却越打越孤单。
这次谈判里还出现了不少新花样。
像美国绕开主流贸易体系,私下和中国就能源议题反复拉扯。
实际上,这正是美方想利用关税战为自己在全球能源市场争夺定价权,为接下来的国际货币清算铺路。
对中国来说,也未必全是坏事——一旦新能源产业链“出海”成功,极有可能推动本国产业升级,生产技术大幅提升。
只是这些布局,需要无数企业和普通人咬着牙硬扛。
台企要天天揣测美方会不会突然翻脸,外贸企业盯着本币汇率波动,生活在实际压力中的工人、白领、小老板们都只能望着眼前的账单苦笑。
谁说全球化时代能高枕无忧?
美联储加息,人民币汇率晃动,每天都像置身风暴眼里。
回望历史,关税这种老招一次次被拿出来摆在桌面上,最终却总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贸易保护主义或许能在短期里给一国带来部分优势,但最终要承受的,是所有普通人承担的就业、物价、信心的大账单。
这次中美关税战无论最后如何收场,外贸企业和全球普通人恐怕都得再熬上一阵子,日子还会反复不定。
最后,我常常想,哪怕政治上的欢乐你争我抢,最终承担后果的还是一桌子账本和柴米油盐。
关税战的结局有太多变数,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没人能一劳永逸地独自赢下这场全球性的角力。
所以每一次“加税大限”逼近,都让世界更多了一层焦虑——赢了面子,能不能赢里子,可能才是这场游戏的真实考题。
产品展示
热点资讯
-
1.占用他人车位五年被物业驱逐,女子坚称合理引发网友嘲笑
- 1
- 占用他人车位五年被物业驱逐,女子坚称合理引发网友嘲笑
- 2025-07-10
- 1
-
2.55岁王菲近照曝光,真实状态到底如何?
- 2
- 55岁王菲近照曝光,真实状态到底如何?
- 2025-07-10
- 2
-
3.特朗普军援乌克兰的“双面牌”:优先自保下的防御性武器输送
- 3
- 特朗普军援乌克兰的“双面牌”:优先自保下的防御性武器输送
- 2025-07-18
- 3
-
4.辛纳狂扫武基奇晋级32强,状态火热再创佳绩
- 4
- 辛纳狂扫武基奇晋级32强,状态火热再创佳绩
- 2025-07-20
- 4
-
5.美国一声令下,日韩迅速行动,以牙还牙不留余地
- 5
- 美国一声令下,日韩迅速行动,以牙还牙不留余地
- 2025-07-21
- 5
-
6.暴雨夜的750个童梦:当82条生命撞上政治的冰墙
- 6
- 暴雨夜的750个童梦:当82条生命撞上政治的冰墙
- 2025-07-17
- 6
-
7.对话梁慧仪:《香港经典 光影重塑》承载香港精神
- 7
- 对话梁慧仪:《香港经典 光影重塑》承载香港精神
- 2025-07-05
- 7
-
8.团队运营福音:批量管理视频号账号技巧
- 8
- 团队运营福音:批量管理视频号账号技巧
- 2025-07-11
- 8
-
9.影分身之术网友晒SGA海报调侃: 霍福德真的两次登上2K26
- 9
- 影分身之术网友晒SGA海报调侃: 霍福德真的两次登上2K26
- 2025-07-10
- 9
-
10.地铁上的唐安琪 妖娆万千~
- 10
- 地铁上的唐安琪 妖娆万千~
- 2025-07-03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