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天门,凭什么逆袭成为“生育第一城”?

2025-09-19 02:35:56 87

产房走廊加床、母婴产品销量大涨、农村婆婆开始催生三胎……你能想象这些场景出现在低生育时代的中国吗?

在2025年的中国人口图景中,湖北天门这座五线小城成了最意外的“优等生”。2017年还曾经年出生1.8万孩子的天门,到2023年仅出生6004人——不到六年前的三分之一。

然而就在2024年,天门却实现了一场堪称“逆天改命”的反弹,出生人口激增17%,远超全国5.7%的增长趋势。而且这不是昙花一现,2025年上半年天门市出生人口同比增长5.6%,态势持续向好。

01 一夜爆红:小城创造的生育奇迹

天门市的生育率逆袭让人目瞪口呆。2024年,这座户籍人口160万的县级市,出生人口达到7217人,较2023年同期增加1050人,同比增长17%。

更令人惊喜的是,这种增长势头在2025年仍在延续。1月至6月,天门新生儿数量为3756人,同比增长5.6%,成为全国首个出生率持续明显回升的城市。

02 真金白银:全国最高的生育补贴

天门市之所以能创造生育奇迹,首要原因就是他们拿出了真金白银,砸出了全国最高的生育补贴政策。

天门市的生育补贴政策可以用“全方位、全周期”来形容。对于生育二孩的家庭,一次性奖励2300元,从孩子出生到三周岁,每月再补贴800元,总计发放3.11万元。

如果是三孩家庭,一次性奖励3300元,每月补贴1000元,总计可达7.04万元。这简直就是政府帮你养孩子。

但真正让天门政策脱颖而出的是其购房补贴。二孩家庭直接补贴6万,三孩家庭补贴12万,再叠加结婚登记的补贴6万元。

按照当地约4000元/㎡的房价计算,三孩家庭购买80㎡房子的成本仅需自付8万人民币,相当于政府承担了80%的房款。

03 不只是钱:系统支持与社会荣耀

天门模式远不止是发钱那么简单。除了经济激励,天门还为生育女性提供了全面的社会支持和文化认同。

在天门,生育女性被当作城市英雄来对待。当地为二孩三孩妈妈定制了职称政策,只要多生孩子,就能获得评审优先、年限缩短、量化加分等福利。

天门市某事业单位职工就因为生了三孩而提前2年获得了副高职称。

天门还提供了医疗生育无缝服务:基因筛查全部免费,人工授精补贴3000元,试管婴儿补贴1万元。产妇不出医院就可以领齐出生证、户口本、鲜花、红包、购房券等所有福利。

04 顶层设计:一把手工程与四级包保

天门生育政策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顶层设计和高位推进。从2023年开始,天门市委书记亲自担任生育攻坚总指挥,将鼓励生育列为全市五项重点工程。

天门建立了“网兜式”四级包保机制:市领导包保联系单位和乡镇、市直部门包保机关和二级单位、乡镇干部包保村(社区)、所有单位和村社区领导包保已婚育龄妇女家庭,实现已婚育龄妇女家庭全覆盖。

这种高位推进确保了政策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而是能够真正落地见效。天门市卫健委负责人直言:“卫健委学卫健委是学不到的,要书记学书记、市长学市长”。

05 文化基因:水乡人家的多子传统

天门的生育文化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基因。天门坐落在一望无际的江汉平原上,是一座浮于水上的城市。汉江蜿蜒全境139公里,43条河流、45个湖泊,连成一张流动的水网。

传统的稻作和渔业生产对劳动力需求较大,多一个孩子多一个帮手,大家庭和多子女意味着更强的生产能力和经济保障。

历史上天门“十年淹九水”的水患困境,也强化了宗族内部的凝聚力和组织性。同族聚居、共御风险、资源共享成为天门人的生存策略,形成了“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的文化传统。

06 经济账本:3亿投入换3000孩子

那天门的生育激励政策到底花了多少钱?值不值得呢?

据测算,天门市在2024年至2026年将投入3亿多元用于鼓励生育,全市有望多出生3000多个孩子。从经济发展维度看,一个孩子可拉动未来80年左右的消费。

以商品房销售为例,天门市自实施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以来,已带动商品房销售过万套。2024年,天门实施鼓励生育等政策,带动房地产投资增长5.9%,财政收入增长14.1%。

从财政可承受能力看,2024年全市兑现的政策资金占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例不到2%,属于可承受范围。这天门模式不仅在道义上站得住脚,在经济账上也完全合算。

07 潜在挑战:收缩型城市的人口困境

尽管天门在提高生育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作为一个“收缩型城市”,天门仍面临着长期的人口挑战。

数据显示,2011年-2024年,天门的常住人口减少了28.5万人。虽然2014、2015、2022年有小幅回升,但整体处于下跌趋势。即便2024年天门的出生人口上涨,但仍抵挡不住人口总量下跌。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人口问题的本质,还是产业问题。长期以来,纺织服装产业是天门的支柱产业,但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缺乏多元化支撑,导致经济发展缓慢,就业稳定性差,劳动力人口外流。

08 天门样本:能否在全国复制?

天门的经验能否在全国推广呢?专家认为,简单地复制天门的补贴政策可能并不现实,各地应该学习的是天门的系统思维和实干精神。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石人炳表示,如果仅仅将“天门模式”理解为生育津贴、购房补贴等这些外显的做法,这一模式可能在有些城市不好复制。

“天门模式”的精髓在于一把手重视、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力量动员、生育支持政策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契合群众养育需求、重视生育友好型文化形成等。

石人炳指出:“当有些地方年轻人生育二孩还担心单位领导不高兴时,天门市的很多单位领导已经在关心年轻人的婚育问题了;当有些地方的孕妇还在为孕检产检发愁的时候,天门市产科医护人员已经开始上门探访孕妇”。

走进天门乡间的蒸菜宴席,热气腾腾的蒸笼里冒着人间烟火气。

每一个新生命落地,都需要一场盛大的庆祝,遵循“三蒸九扣十大碗,不上蒸笼不成席”的老传统。

餐桌越来越大,坐得越来越满。天门用三年3亿多的投入,换回了新生儿嘹亮的啼哭。

生育率背后不仅是政策红利,更是一种对未来的信心——那种相信孩子会过得比我们好的信心,那种相信人口不会一直下滑的信心。 #湖北天门生育鼓励政策给力#

产品展示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