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作为司令,作战时却不听主席的命令,后被调离部队无缘授衔
2025-10-08 19:04:13 71
他作为司令,作战时却不听主席的命令,后被调离部队无缘授衔
前言:
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一共分为19个兵团其中18个兵团的司令都被授予军衔,只有一个司令没有被授衔,他曾公开违抗毛主席的命令给军队造成巨大损失,毛主席曾道:“差一点就成了马谡。”
这个人究竟是谁?为什么要违抗毛主席的命令?
双方的作战策略
解放战争期间,有三大战役分别是淮海、辽沈、平津。今天要讲的战役就是最后一个——平津战役。1948年,爆发了平津战役,国民党军队卷土重来,蒋介石找到傅作义,希望他可以出战平津战役。
傅作义一开始想拒绝他的请求,无奈北平是他常在的地方,所以傅作义选择出战平津只能以。他在北平,河北张家口,津唐等地部署了兵力,傅作义打的算盘如此响亮,他将这三个地方作为主力,将军队一半儿的力量,聚集在这。
主要是为了让他在作战时,可以更加方便,张家口大多以平原山地为主,水路基本没有,可以供傅作义带领军队向西撤退。北平是他经常在的地方,军队大都在这固守,而津唐有水路,可以凭借水路直接南下。
至于傅作义为什么会选择在张家口布下军队,只是因为傅作义一直生活在北方,南方他不太了解,军事势力也集中在北方。傅作义这人很聪明,他不急于向我军发起攻击,而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机会。
面对国民党的精密布局,毛主席亲自站出来作为平津战役的指挥,为击退敌人,毛主席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毛主席命令我军,在面对傅作义的袭击时,张家口的兵力,可以稍微缓一点。
只需将敌人围困住就行,不需要向敌人发起猛烈的攻击,诱敌出洞,引出支援张家口的军队即可。另一支部队直接入关配合军队将傅作义领导的敌军一举拿下。不得不感叹,毛主席的作战策略真是妙啊!
毛主席的嘱托
毛主席制定作战策略的关键就是在入关时,一定要把握好时机,不然作战计划可能会功亏一篑,而作为入关领导军队的将领正是程子华。程子华在红军长征中有出色的表现。
徐海东就曾是他的手下。程子华在红军中担任红15团的政委,在长征中表现出色,还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之后程子华还担任过军区的司令员。
程子华接到毛主席要求入关的命令后,开始进行入关准备,在入关前,毛主席亲自找到程子华,嘱托他:“此次战役非常重要,北平必须要保下!我代表中央命令你,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入关,不能有一点耽搁,入关过程中,不要与敌人发生接触,做好隐蔽!”
毛主席对他的嘱托任重道远。程子华接到命令后,就将自己想北上的念头打消了。按照毛主席的命令直接入关,但就快要入关时,意外出现了。
错误的情报
行军过程中,有一位士兵贺晋年站出来,向程子华透露了一个情报:敌军在密云仅有一个团的兵力。程子华听到后,有些心动,只有一个团的兵力,那不是很容易解决吗,程子华心想:只要将敌军一个团的兵力速战速决,在继续入关,影响应该不会特别大。程子华将毛主席的嘱托完全抛在脑后,只想将眼前的敌军解决。
只是他没想到,自己的这一决定给解放军带来了多大的麻烦,造成多少将士们的牺牲。密云一战已经开始,程子华忽然意识到敌军人数似乎不止一个团的兵力。可战争已经开始,他没有退路。
他对将士们说道:“同志们,再坚持坚持,我们马上就可以胜利了。”程子华这一喊不要紧,不仅没有鼓舞军队士气,反而引来敌军的支援。这场战争进行了3天,才成功将敌人打退,虽然程子华带领军队将敌人歼灭,但是在这过程中我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程子华的密云之战,让傅作义察觉到我军的作战策略。如果傅作义没有领军回到北平,那后果不堪设想,北平极有可能保不住。毛主席立即下令,让杨得志无论如何都要将傅作义拦下。在杨得志的力挽狂澜下,拼命拦住傅作义的35军,在战场上顽强抵抗敌军,这才成功取得平津战役的胜利。
是和谈还是为利益?
平津战役之所能取得胜利,不只是因为毛主席的作战策略,战士们在战场上奋勇作战,还有一个人就是傅作义。其实早在平津战役前,傅作义就已经对蒋介石失望了,蒋介石任命他为平津战役指挥时,傅作义就在犹豫,似走不走。
我党对于傅作义的这一想法极其看重,如果傅作义选择离开,那平津战役对我军来说就会简单许多,反之,傅作义对我军来说是一个强劲的敌人。幸好,尽管平津战役中存在一些小插曲,但好在最终取得了胜利。
面对我军取得胜利,蒋介石已无心坚守北平,选择南下,而傅作义一心坚持在北方。不愿离开北方是因为:北方有他的军事实力,和蒋介石不同,傅作义是晋军。第二是:他想和解放军谈和,傅作义对蒋介石是彻底失望。
在平津战役前,我党察觉到傅作义谈和的心思,便派人去探傅作义的口风,果然奏效了。于是,我党与傅作义有了接触,并向毛主席承认自己之前在国民党的做法是错误的,说自己不再信任蒋介石,希望共产党可以接受自己。
我党见傅作义和谈诚恳,便想再试探他一下,通过试探,傅作义想通过和谈,为自己在党内有一个职位,想要参加联合政府,创建和平区。我党就在战前放弃了和他和谈。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平津战役结束后,毛主席针对战役中出现的问题做了总结,当众严厉批评了程子华,指出他在作战过程中犯了一个军人最不该犯的错误:服从命令。毛主席对程子华说道:“此次战役,你的表现可圈可点,如果敌军没有回到北平,那我军的策略,将士们的努力都将功亏一篑。这场战役本不用牺牲那么将士,作为军队指挥应该以身作则,掌握全局,不能成了马谡。”
面对毛主席的教诲,程子华向主席承认了错误。尽管程子华在此次战役中,因为判断失误,损失重大,但他积极承认错误,并想办法弥补错误,这是值得肯定的。程子华对中国革命做出的贡献不可否定。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建设祖国的需要,程子华主动向中央请缨,申请扎根地方 ,到地方去任职,为人民,为国家做出贡献,或许这是他为自己的过错赎罪吧。
正是因为程子华选择扎根地方,这才使他错过了党中央的授衔表彰,在地方,程子华领导了新中国经济战线以及工业战线的发展,一直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为新中国的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特殊时期虽然也波及到了程子华,但他依旧在岗位上辛勤付出 。直到1973年,程子华才被恢复“清白”。在1980年,程子华 成为了全国政协副主席。1991年,86岁的程子华因病逝世。
结语
授予军衔是对将领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一种勉励的方式,没有获得军衔,不代表这个人对国家发展没有贡献,一个军衔不能代表全部。程子华在解放战争时期,敢于直面自己的错误,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面对毛主席的教诲,积极改正自己。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产品展示
热点资讯
-
1.占用他人车位五年被物业驱逐,女子坚称合理引发网友嘲笑
- 1
- 占用他人车位五年被物业驱逐,女子坚称合理引发网友嘲笑
- 2025-07-10
- 1
-
2.1962年,农业专家邓子恢提议恢复包产到户,毛主席怒斥:一事
- 2
- 1962年,农业专家邓子恢提议恢复包产到户,毛主席怒斥:一事
- 2025-08-04
- 2
-
3.百岁老兵最后的武器:我必须要有牙,不然历史谁来讲?
- 3
- 百岁老兵最后的武器:我必须要有牙,不然历史谁来讲?
- 2025-08-27
- 3
-
4.火线升级!德为台风加装蓝盾5
- 4
- 火线升级!德为台风加装蓝盾5
- 2025-08-31
- 4
-
5.星座爱情角力赛,三大浪漫星座谁能赢得芳心?
- 5
- 星座爱情角力赛,三大浪漫星座谁能赢得芳心?
- 2025-08-24
- 5
-
6.55岁王菲近照曝光,真实状态到底如何?
- 6
- 55岁王菲近照曝光,真实状态到底如何?
- 2025-07-10
- 6
-
7.特朗普军援乌克兰的“双面牌”:优先自保下的防御性武器输送
- 7
- 特朗普军援乌克兰的“双面牌”:优先自保下的防御性武器输送
- 2025-07-18
- 7
-
8.辛纳狂扫武基奇晋级32强,状态火热再创佳绩
- 8
- 辛纳狂扫武基奇晋级32强,状态火热再创佳绩
- 2025-07-20
- 8
-
9.美国一声令下,日韩迅速行动,以牙还牙不留余地
- 9
- 美国一声令下,日韩迅速行动,以牙还牙不留余地
- 2025-07-21
- 9
-
10.成都市住房抵押个人贷款具体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 10
- 成都市住房抵押个人贷款具体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 2025-08-18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