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公里阻隔17年,运三高铁寸步难行

2025-10-26 19:57:15 63

一条黄河,隔开两座城。山西运城与河南三门峡隔河相望,直线距离不过30公里,却因一道天堑让两地的铁路连接走了整整17年弯路。

这就是被称为“晋豫断头路”的运三高铁,一段仅56.7公里却牵动千万人心的铁路联络线。

早在2007年,运三高铁就被写入山西省“十一五”规划。如今“十五五”将至,这条连接大西高铁与郑西高铁的关键联络线,依然停留在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

运城至三门峡客运专线项目线路规划方案是,自大西客专运城北站西安方向引出,于浩吉铁路运城西站东南侧依次上跨绕城高速公路、南同蒲铁路、邱家坡联络线后折向南,以13.4km隧道穿过中条山,连接浩吉铁路预留的三门峡黄河公铁两用大桥跨越黄河,引入郑西客专三门峡南站。线路长度56.7km,其中山西省境内51.8km,河南省境内4.9km。

这段铁路直接辐射运城、临汾等晋南地区超1000万人口,占山西全省三成。对常年需要南下打工的晋南人而言,现在不得不先坐2-3小时大巴到三门峡转高铁。若运三高铁通车,这段路程将压缩至1小时内。

看似完美的规划为何寸步难行?核心问题直指两大痛点:

其一,跨省协调难题。线路山西段占51.8公里,河南段仅4.9公里,但涉及两省利益博弈。山西希望国铁集团主导,而河南当前重心在焦洛平高铁,对这段"配角线路"缺乏热情。

其二,资金压力沉重。按照"谁主导谁出资"的铁路建设惯例,山西需承担85.9亿元的大部分投资。而运城、三门峡两地财政收入有限,难以独自扛起百亿投资。尽管山西籍政协委员连续多年在全国两会上呼吁,但国铁集团对这类"非干线"项目始终态度冷淡。

这段58公里的铁路,实则是打通华北与华中高铁网的"任督二脉"。

目前山西南下高铁仅靠郑太高铁独木支撑,大西高铁需绕行西安形成巨大弯折。运三高铁一旦贯通,将直接串联大西、郑西两大干线,使太原-郑州形成新的高铁通道。晋南地区将融入"郑州1.5小时经济圈",三门峡也有望升级为晋陕豫金三角枢纽。

更具战略意义的是,这条线路将成为郑西高铁的备用通道,有效缓解当前郑西高铁日益紧张的运能。就连三门峡市民前往运城张孝机场乘机,也将从现在的2小时车程缩短至20分钟高铁直达。

面对困局,山西或许需要更现实的解决方案:山东通过省属国企自建济枣高铁,浙江引入社会资本建成杭绍台高铁,这些成功案例值得借鉴。

实际上,运三高铁已有突破性基础:浩吉铁路黄河大桥已预留线位,可研报告由中国铁路设计集团编制完成。若能申请专项债或超长期特别国债,结合两省合力推进,项目完全具备自主建设条件。

2025年6月10日,运城市发改委公开回复:

运三高铁项目已列入国家《铁路“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研究项目,已列入山西和河南两省的“十四五”规划,可研报告、接轨方案、运量预测、经济评价等方案已由中国铁路设计集团公司编制完成。

下一步,通过共同努力,积极争取将该项目列入国铁集团今年研究计划,尽早开展可研审查等前期工作。

同时,争取列入国家《铁路“十五五”发展规划》建设项目,由国铁集团主导实施。

2025年9月3日,运城市发改部门《关于加快运城至三门峡高铁客运专线立项的提案》答复:

项目尚未列入国铁集团年度研究计划,无法开展可研审查、定测等前期工作。

下一步我委将恳请省发改委优先推进运三高铁项目,帮助协调将该项目列入国铁集团年度研究计划,尽早开展可研审查、定测等前期工作。

同时,将该项目列入国家《铁路“十五五”发展规划》建设项目,由国铁集团主导实施,力争尽早开工建设。

如此熟悉的表述,让当地民众倍感焦虑。

58公里的铁路,不该成为横跨在黄河天堑上的世纪难题。

下一个五年,运三高铁必须给百姓一个交代。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产品展示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